【2019/ 06/ 29 台南北門區】
這個位在路口的"北門意象"很有意思,利用鏡面反射的方式來呈現"北門",而後面三角的造型則為一堆堆小鹽山的意象,
頗具特色
上回來到北門只參觀了部份景點,這次再來看看不同的景點,目的地 : 北門遊客中心,但在前往遊客中心的路上被這些繽紛
的彩繪牆給深深吸引住了,一路上太好拍,好一陣子才真正進到【北門遊客中心】裡參觀 XD
每個彩繪都挺有意思的,利用想像力發揮一下互動式拍照,真是樂趣無窮
這些栩栩如生的彩繪是利用修復的洗滌鹽廠外牆空間做呈現
老建築在修復後別具風味,每個角度都很好拍
洗鹽廠機房外牆上的標示牌直接在水泥上刻字,重點都在上面,一目了然,連造價也這麼公開透明化呢 !
摘星星,很童趣的一幅畫面
搭乘觀光小光車遊覽北門區,既可飽覽各景區又不會曬到太多太陽,腳也不會走的太痠,真是個不錯的好選擇,應該好好
利用才對 XD
放眼望去這一大片都是昔日的【北門鹽洗滌廠】建築群,該廠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在台灣日治時期昭和11年5月興建(1936年)。
該工廠在全盛時期每日產量達到300多公頓,由50名員工以三班制輪流上工,讓工廠24小時不停運作。
走進水塔區想一探內部,突然一隻黑貓竄了出來,想必我們彼此嚇到對方了吧 ! 小黑貓跳到窗口還回眸忘著我看,不知道
對於我的來訪牠有些什麼想法 XD....
在外面玩了一大圈終於真正來到了【北門遊客中心】
好漂亮的遊客中心內部,沒想到裡面會有這麼現代感的設計
2005年12月底在北門王爺港擱淺的抺香鯨,其標本為全台第二大的抺香鯨標本,應該可以算是鎮館之寶了,看這骨架再想像
一下,也太巨大了吧 ! (實際身長約14公尺,重達50公噸,雄性)
由於體積實在太龐大當時採就地先行掩埋,2008年2月在台南縣政府、國立台灣博物館及專業團隊與熱心的北門鄉親支持下,
抺香鯨破土而出,標本製作完成之後先後於台博館、蕭壠文化園區展出,之後再運回【北門遊客中心】展示
【北門遊客中心】除了可以看到鎮館之寶的抺香鯨標本之外,館內還介紹了雲嘉南濱海地區的各個景點,包括鹽業歷史、
濕地、宗教、產業、文學、藝術....等特色景點
來跟台灣黑熊-喔熊拍照留念吧 ! 這盤道具鹽記得好小心愛護哦 !
位在廣場路口的"北門口"公共藝術,由台南藝大王為河老師的創作,仔細欣賞這個"口"字作品,每個面都有不同的線條,
表現出風與浪的變化
參觀完【北門遊客中心】週邊後再來拜訪上次無緣進入參觀的【台灣烏腳病紀念館】,再次提醒休館時間為每週一、二、三,
別像我們上次來不對時間無法進入哦 !
【金河診所】外觀是棟日式的木造建築,古色古香看起來很有味道
診所內部整理的非常整齊乾淨
當年王金河醫師看診的辦公空間
參觀動線就在我們的腳下
小童帶著好奇和一點點害怕的心情仔細的想要了解倒底什麼是"烏腳病"?
而這個區域裡展示了一些醫療工具、截肢的標本,小童無膽再前進了 XD
看到這些文字,我對王金河醫師再度感到深深的敬佩與感動,能夠有這樣的同理心真的很不簡單
這裡也保留了當年的藥櫃
雖然烏腳病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小童們難免還是感到有些畏懼啊 ! 應該更慶幸烏腳病已經消失了吧 ! 同時也對救助無數
病患的王金河醫師有了更深的感佩
當年的烏腳病在雲嘉南沿海區域大為流行,烏腳病俗稱烏乾蛇,為1950年代未期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特有的末梢血管阻塞疾
病,因患者雙足發黑而得名。其中又以八掌溪下游南北兩岸的嘉義布袋、義竹及台南學甲、北門等四個濱海鄉鎮案例最多。
這片長長的木板上記載著烏腳病的歷史,在日治時期烏腳病就已經出現(1920年),烏腳病很早就確定為飲用的深井水中含有重金屬砷
所引起,隨著自來水普及後病患已大幅減少
參觀完【金河診所】後覺得意猶未盡嗎 ? 那麼位在診所對面的【王金河醫師故居】也千萬別錯過了,參觀過兩個地方後發現
似乎可以先參觀故居再參觀診所,感覺會更順、更明瞭一些
牆上訴說著當年從日本留學歸鄉的王金河醫師,因不忍鄉里烏腳病人貧困無力就醫,最後在北門成立了免費診所,提供
免費食宿與醫療照護,自1960-1985年間共服務了1300餘人,最後甚至感動了自己的太太並且一同加入服務鄉里的行列
王金河醫師成功的背後有一位支持他的牽手毛碧梅女士
故居後方有個大大的院子
來到台南北門別忘了進來這裡走走,了解烏腳病、感念無私奉獻的醫者,當年要不是有這樣仁心仁術的醫者,不知道這段歷史
又會是如何的不同了。王金河醫師口中的鐵三角-包括孫理蓮牧師、謝緯醫師,無私的大愛讓這片土地上的病患得到重生
當年的北門免費診所以及北門嶼基督教會
有故事、有歷史的北門,真是個寓教於樂的好所在
在北門也可以找到古色古香的日治時期木造建築,值得細細品味 !
【2018/ 02/ 13 台南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
台灣現存最早的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今年滿200年歷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2018/9/8 舉辦「鹽田喜事」,邀請24位老鹽工回娘家
分送紅蛋,重現曬鹽堆鹽歷史場景,為井仔腳200週年慶系列活動揭幕。
井仔腳瓦盤鹽田在清朝稱為「瀨東鹽場」,因毀於洪水,第三次在西元1818年才搬到北門井仔腳,是北門第一座鹽田,面積約80公頃,結晶池底
以瓦片鋪成如馬賽克拼貼,稱為瓦盤鹽田,西元2000年廢鹽,後復育重生,現今是台南市歷史建築和熱門的觀光景點,也是全台唯一剩下生產日
曬天然海鹽的鹽田。( 資料來源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嘉義至高雄一帶是鹽田的故鄉,鹽田風光更是台灣特有的景色,這次終於有機會一睹鹽田風采。來到台南北門尋找著名的【井仔腳瓦盤鹽田】,
還沒看到鹽田的蹤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片景色,左側的【洪家古厝】據說現在是棟民宿
附近的一些造景
【井仔腳瓦盤鹽田】,還在想為什麼叫"瓦盤鹽田" ? 原來是因為在結晶池底以瓦片鋪成如馬賽克拼貼,所以稱為瓦盤鹽田
現場的曬鹽體驗,小童們應該很難了解鹽工在烈日下曬鹽一整天的辛苦吧 !
可愛的圓形鹽屋
很難有機會近距離這樣看粗鹽的結晶
對我這個台北俗來說,鹽田風光真的好迷人啊 ! 看到這一堆堆小小的三角鹽山感覺好療癒,怎麼拍都覺得好美
沒想到還能把鹽帶回家耶 ! 真是太親切了
旅遊地圖上標示著許多延海的景點,可以順遊一番
原來曬鹽的過程是這麼一回事啊
好有特色的緣份郵筒
這座有著藍白地中海色系的洗手間也太漂亮了吧
紀念品店裡的各式吊飾
雖然到訪的2月天天氣非常的涼爽,但還是無法抵擋"鹽冰淇淋"的誘惑,清爽不甜膩的滋味值得一嚐哦 !
【井仔腳瓦盤鹽田】旁的【興安宮】是座大約有340年歷史的廟宇,主祀紀府千歲
【北門水晶教堂】也是北門區紅極一時的熱門景點,參考澳洲雪梨歌劇院、關島海之教會的水晶教堂意象,以婚紗攝影為主題而設計建造的。
入口的這座隧道還蠻有特色的
人潮沒有開幕時來得熱鬧擁擠,反倒多了一份清靜的美感
【錢來也】也是到北門必遊的景點之一
「錢來也」原先是於民國41年台鹽的鹽工福利社所興建,供應鹽工購買民生用品的場所;但之後台鹽因考量成本選擇廢曬,此處也隨著
曬鹽產業而沒落。後來於民國92年6月縣府正值推動閒置空間再造藝術,將「錢來也」這棟老建物重新賦予新時代意義,經過翻修、改造
才成為現今的模樣,十分具有當地的特色風味。
欲前往參觀的朋友要注意一下開放時間哦 !
「錢來也」的外牆是利用當地廢棄瓦片、貝殼、蚵殼鋪製而成,屋前掛著金元寶的招牌,象徵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雜貨店內販售著各式樣古早味的商品,讓人有回到舊時光的感受
天花板保留了木造的結構
位在【錢來也】旁邊的七彩建築,後面還有旋轉木馬,讓人好奇的走進去一窺究竟
不知道這是什麼遺址 ? 會是當年北門鹽洗滌廠的遺址之一嗎 ?
這棟木頭與磚造的建物看起來也很有年代了
走著走著來到了【台灣烏腳病文化紀念園區】,不過...很不巧的遇到紀念館的休館日(每週一、二、三休館)
小童問 : 什麼叫烏腳病 ? 沒能進去參觀是有點可惜,只好等待下次囉 !
關於烏腳病 :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 )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末梢血管
疾病,由台灣醫學會報告於1954年正式提出,1956年後大量發生,嚴重性引起衛生當局和醫學界的注意。經研究,烏腳病發生原因和濱
海地區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慢性砷中讀有關;患者雖不會因患烏腳病而立即死亡,但也會因營養不良而併發其他疾病(如
肺結核、貧血...等),精神上也大受影響,有時也會發生精神失常等症狀,但精神異狀大多在截肢手術以後,可得痊癒。
門口有紀念館的開放時間,欲前往參觀的民眾要注意一下時間哦 !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係由原王金河醫師之"金河診所"於民國96年整建成立。王金河醫師(1916-2014)毅然挑起救贖的醫療工作,為日夜哀叫的烏
腳病患者截肢、施藥。1996年8月25日行醫滿50年的王金河醫師,卸牌退休,留下診所,也留下台灣烏腳病醫療的歷史見證。
台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的故居就位在紀念館的對面
順遊附近的園區,這裡是當年治療烏腳病的免費診所
教會上面寫著"北門嶼",好奇的查了一下資料 :
北門區原來是倒風內海急水溪口外的沙洲島,舊名「北門嶼」,因位於台灣府北方而得名,是過去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各港口往來的
航運必經孔道,大約在清乾隆末年到嘉慶年間因泥沙淤積而與陸地相連。
教會旁的巷弄好有異國風情
教會人員看到我們到來立刻為我們開門、開燈,邀請我們入內參觀,讓人覺得好親切
行經北門區道路不經易的望見了一旁的路燈,北門區特產虱目魚竟然飛上了路燈 XD
接著來到學甲區,換成鴿子站在路燈座上靜靜的守衛著, 讓人一看立刻知道在地的特色,還蠻有意思的 !
【井仔腳瓦盤鹽田】
地址:台南市北門區井仔腳興安宮旁
電話:06-786-1629
【北門水晶教堂】
地址 : 台南市北門區北門里舊埕200號
【錢來也雜貨店】
地址 : 台南市北門區北門里舊埕187號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 星期六日、例假日 9:00-18:00
【台灣烏腳病紀念館】
地址 : 台南縣北門區永隆村27號
電話 : 06-786-2012
王爺港
「北門口」公共藝術品是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王為河老師的新作,「口」字造型內外共8面
面面不同,曲折山型表面體現北門在地「風」與「浪」的交湧,又表現出當地洗滌鹽工廠
特殊的山型屋頂,素雅低調的混凝土色澤,使人深深沉思。
六面體的外型,淺顯「鹽」的晶體,彷彿白如鹽晶的仙子在北門鹽灘溼地的水波上躍動
訴說著當地鹽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生活。而「北門口」可以是一場記憶,也可以是一座門
戶或一個窗口,這個門戶與窗口延伸著來來往往的依戀與遺忘。
目前全館佈設由北而南以地理分區概念介紹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並整合區
內「鹽業歷史」、「溼地生態」、「宗教人文」、「地方產業」與「文學藝術」等觀
光資源。規劃主題區介紹與多媒體互動區。
內部並設置有完備的簡報視廳設備、雲林、嘉義、台南的旅遊景點、產業、宗教、人文
藝術及自然生態的靜態展示介紹,遊客中心外規劃有鹽產意象,結合當地漁產、鹽業
觀光、遊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