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屏東潮州-屏東戲曲故事館】
之前看到介紹,屏東有棟建成於日治大正5年(1916)的庄役場,在光復後曾做為電信局使用,民國
約71年時改製為郵局,八八風災後建築受到白蟻蛀蝕,郵局搬遷他處,直至民國100年修復完工後做
為【屏東戲曲故事館】
【屏東戲曲故事館】建於日治大正5年(1916年)是棟日式融合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立在街角處,
從外觀的紅磚、洗石子建築看來古色古香,非常具有特色
【屏東戲曲故事館】以介紹三大戲曲為主,也代表潮州有三大戲曲表演的本地團體,如歌仔戲-明華
園、布袋戲-阿猴掌中班與蘇家班明興閣掌中劇團、皮影戲-樂樂兒童紙影戲團與光鹽紙影劇團等
這次在七月初到訪時剛好遇到台灣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老師的相關展出,九十歲高齡的陳老師仍持
續投入布袋戲的教學,其精神真是讓人敬佩;在屏東縣政府的邀請下於2022/3/18起舉辦"輝煌90 技
藝竹傳承:陳錫煌的昨日、今日與明日"展覽。
在看了館內關於陳錫煌老師的介紹後才明白原來陳老師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布袋戲亦宛然班主李天祿
先生,一家人對於台灣偶戲的投入與文化的保存不遺餘力
館內展出布袋戲相關的各式戲偶、小道具、配件、縫製的針線⋯⋯等
現場展示的"台北新宛然戲箱蓋"看起來很有年代了
影片中播放著陳錫煌老師親手製作戲偶的過程
這個展示空間裡主要展出內容-今日傳承、明日維新
陳老師的戲偶與服裝都是自己設計及製作,細細品味戲其做工,真是細緻而深具藝術價值
蝦兵蟹將、動物偶製作的生動活潑
各頂偶帽也是出自一針一線的巧手之作
明日維新,當代演師往前跨越的一小步,是突破傳統的一大步⋯⋯介紹中可以看到後期的戲偶服飾在
風格上和早期有很大的差異
從母姓的陳錫煌老師是台灣唯一獲文化部雙認證的國寶第一人(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古典布袋戲偶
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自十三歲開始習藝,如今有感於傳統偶戲的沒落,試圖找出創新的亮點,將
觀眾找回戲棚下,不藏私的將一身所學拍攝成影片分享
後棟的日式建築,長廊向後延申至小公園
小公園一景
當我們參觀完展覽之後,和館方人員聊到關於此棟建築的形式,抬頭向上看屋頂,是以檜木及福杉做為
主要建材,而館內的這兩根白色大柱子是最具特色、深具歷史的鎮殿之柱,有到【屏東戲曲故事館】參
觀千萬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