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9 北市萬華區-新富町文化市場】
【新富町文化市場】是座隱身在巷弄裡,日治後期(1935-1945)所建立的市場空間,當時的名稱為
【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當年除了這棟馬蹄形本體建築之外,另外在週邊還設置了事務所、管理
員宿舍、腳踏車停車場、垃圾場、公廁等設施,感覺上規模相當完善,絲毫不輸現代化的市場架構。
市場出入口,疫情期間需配合量測體溫
這邊是市場的另一個入口,裡頭的空間目前為【明日咖啡 MOT CAFE】所經營,帶點老屋新生的文
青風格
很難相信日治時期蓋的市場竟然還能保存到現在
馬蹄形的建築設計,兼具通風與採光,這兩點在日式建築中似乎是必備的
市場外的角落裡隱身著一間由當年的市場管理事務所改造的木造咖啡屋【tokyobike Taiwan】,和
市場本體建築的風格截然不同
蒸籠造型的燈飾,和整個建築的風格毫不違和
參觀完市場的外觀,接著要近入當年的市場空間裡一窺究竟了,一樓的空間及左手邊樓梯向上的空間
,除了部份是辦公室之外都可以自由參觀
一樓的常設空間裡營造出當年市場的攤位、販售的空間
由這個市場模型可以清楚看出這是座馬蹄造型的市場建築
走在長長的馬蹄形空間裡,感受當年市場裡攤商叫賣的情景,一旁的門可以打開,但這天剛好下雨就
沒走出去了
當年的金庫,看起來挺厚實的,不知道裡面還有沒有錢 XD
走上木階梯是另一個展覽空間,二月中拜訪時所展出的主題是「裡容院」
作者Norman Normal 是台灣藝術家兼髮型設計師,展場的名信片上寫著:有時候,從心「裡」看這
個世界,會發現更多的價值與可能。這是一個關於我與理髮和「容」器之間的故事。
作品以人物為主及黑色線條隨手創作,記錄觀察到的人與人私密互動,勾畫出反諷且荒謬的狀態
作品曾於台北、東京、大阪、上海展出
緊鄰著【新富町文化市場】的【新富市場】,一新一舊的市場空間相較下感覺很有意思
【新富町文化市場】空間不大,大約半小時內就能逛完,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順遊【剝皮寮歷史街區】
剝皮寮聚落在清代早期就形成,歷經日治、民國,融合了各個時期的建築風貌,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微妙微俏的捏麵人
街區地上可以看到珍貴的二爪紅磚
參觀完歷史街區後可以到附近有名的老店【周記肉粥店】品嚐在地美食
招牌紅燒肉是必點的,肥瘦恰到好處,好吃,推!肉粥的口感像是湯泡飯,搭配著小菜一起享用還蠻
適合的,至於好不好吃就看各人喜好囉!
【廣西柳州螺螄粉】,下午三點半都已過了用餐時間,店裡店外還是人來人往、外送取餐,好奇倒底
是什麼料理這麼受歡迎?
點了一碗豬肉螺螄粉來親自感受一下,麵體本身有點像米線,裡頭加了肉片、豆皮、青菜、花生顆粒
,湯頭口味也蠻順口的,整體感覺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