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jpg

【2022/10/01 北市中正區-文星書店】

假日的衡陽路上少了上班族的人來人往,安靜的街道上讓人特別容易注意到週遭的事物,行經寫著

"文星時代"的大門口,好奇的停下腳步,在這同時從店內走出一位親切的服務人員,邀請我們入內

參觀(雖然展期已經結束(2022/08/27-10/23),但還是值得小小記錄一下)

店內的DM 上寫著 : 

曾經,有一本「文星」

裝滿了西方的思想,

以思想的、生活的、藝術的,

緩緩打開人們的視野,

並且在世界潮流中,不忘反省自身;

曾經,有一家「文星書店」,

燃起一簇薪火,在文化沙漠上,

播種著,

開滿進取、多元的文化繁花⋯⋯。

11.jpg

咦?什麼時候多了這家【文星書店】,這披著紅色外套的看板人物不是作家李敖嗎 ?

15.jpg

這棟建築好有歷史了,抬頭一望天花板還是木造結構耶!

聽店內的服務人員跟我們解說後才了解【文星書店】的過往⋯⋯

位於衡陽路 15號的文星書店舊址,推測興建年代為昭和 3年(西元1928年)以前,具有近百年歷史,

是臺北城中地區少數保留完好的日治時期建築,見證當時榮町興盛繁榮的城市文化治理,也乘載戰後

五六零年代文星書店開拓出版原野的珍貴歷史。

12.jpg

蕭孟能、朱婉堅夫婦所創辦的【文星書店】(1952-1968年)為臺灣出版史寫下一頁輝煌,作為戰後

第一家整合實體書店、出版社、雜誌、藝廊之文化產業,文星時代亦造就了許多文化人,匯集上百位

優秀作者,像是殷海光、林海音、余光中、許常惠、何肇衢、劉國松等文化人 

11-1.jpg

看著牆面上滿滿的文星雜誌封面,感覺就好有年代,雖然不屬於我的年代,但可以想像在五六零年代

應該是本不簡單的刊物

13.jpg

這次的展出主題 :「你我錯過的文星時代」想了解並收集新世代對於文化空間的期待與想像,期望為

文星書店舊址活化再利用,成為大眾喜愛的文化場域

14.jpg

此次展出其中一項活動為"播種後的春天",在簍子內取一顆大白蛋,於蛋殻上寫下給文星的一段話,

蠻有意思的一項活動 

01.jpg

參觀過"文星時代"後來到距離不遠的 17年老店-【麥食達韓式料理】用餐

02.jpg

餐點的選項還蠻豐富的,價位也很平易近人

03.jpg

韓式炸雞是一定要來一份的

04.jpg

店內招待的涼伴冬粉也是必吃的小菜(自取、無限供應)

05.jpg

韓式烤肉、拌飯各來一份

06.jpg

07.jpg

海鮮煎餅每來必點

08.jpg

老闆招待的韓式辣炒年糕

16.jpg

餐後再來一杯60年老店【公園號】的桂花酸梅湯,生津止喝、助消化,下次要試試招牌上寫的"三色冰

淇淋",另外還有各種口味的酥餅可做選擇呦!

相關文章:

2020/07/30【遊記】北市中正區-參觀百年古蹟"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8/01/25【遊記】北市中正區-西區門戶古蹟巡禮--北門、郵政博物館、撫台街洋樓、鄭記豬腳飯、sunny cafe、

                雪王冰淇淋、中山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B Ma 的頭像
    NB Ma

    Nicole & Bill 的小小搗蛋窩

    NB 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