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2024/ 12/15 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

位於北市大安區溫州街25號靜巷轉角處的日式建築是前臺大教授臺靜農先生生前最後的居所,先前

因屋舍年久失修、嚴重毀損而面臨拆除的命運,最後在眾多人士積極的搶救下以紀念性建築的方式

被保留下來,2023年底整修完成,命名為【臺靜農人文會館】,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國立臺灣大學"

校門口的提字就是取自臺靜農先生的書法集字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2023年底整修完成,2024年底【臺靜農文化會館】開幕紀念展(2024/11/2-2025/1/15)

關於臺靜農先生:

臺靜農先生(1903-1990)乃著名之文學家與文學史家,為本校中文系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二十

年。書法乃臺先生自修之功課,亦為其抒懷解鬱之良方。其自序云:「戰後臺北,教學讀書之餘,

每感鬱結,意不能靜,惟時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願人知」。退休後,潛心書藝,成就斐然。其書

法廣涉金文、刻石、碑版與各家墨蹟,篆、隸、草、行、楷諸體皆精。亦擅篆刻、繪畫。有《臺靜

農書藝集》及小說、散文等書出版。(以上原文取自 國立台灣大學網頁)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整修後的故居樣貌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龍坡丈室"是臺靜農先生的書齋,來臺之後的所有著作、書畫、篆刻等作品皆在此處誕生;亦為其

和好友、學生談文論藝的主要場所,修復過程中乃透過友人、學生的追憶文字、老照片⋯⋯來呈現

臺先生當時的居住格局,才得以重現"龍坡丈室"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會館裡展示了臺先生眾多的書畫創作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民國三十二年教育部頒給臺先生的教授證書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明亮的空間裡帶著淡淡的檜木香氣,【臺靜農人文會館】全室以檜木修繕而成,據說總修復經費高達

2700萬,皆由校友及企業捐贈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牆面上的老照片回顧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臺靜農,行書七言聯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衿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內容是明朝哲學家呂坤

在《呻吟語》修身篇裡的一段話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江南鶯亂草如茵,正有觀河面皺人,對此茫茫真百感,當時親見海揚塵」

描寫臺先生當時從大陸渡海來台時的感傷心情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書桌後方牆面上的"龍坡丈室"是臺靜農張大千所書寫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書桌四周呈現了臺先生生前所使用的器物(杯子、煙斗)、收藏的化石、泥塑⋯⋯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故居牆邊這叢生生不息的老樹,緊緊依附著"龍坡丈室"經歷了這裡的一切過往,未來也將繼續默默

的守候著這個充滿記憶的所在。

參觀過【龍坡丈室】後,如果時間充許的話建議可以順遊【殷海光故居】,感受一下不同風情的日式

建築與不一樣的生命故事( 【遊記】北市大安區-跟著茶金去旅行--"殷海光故居"

相關文章:

2022/09/18【遊記】北市大安區-昭和浪漫冰室、榕錦時光生活園區

2022/03/26【遊記】北市南港區-老建築新生命--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2022/01/05【遊記】北市中正區-不願被消失"臺灣文學基地"、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2021/12/07【遊記】北市大安區-跟著茶金去旅行--"殷海光故居"

【遊記】北市大安區-臺靜農人文會館(臺靜農故居、龍坡丈室)

【臺靜農人文會館】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25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到週六10:00-17:0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B Ma 的頭像
    NB Ma

    Nicole & Bill 的小小搗蛋窩

    NB 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